切換到寬版
  • 廣告投放
  • 稿件投遞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清華大學開發出超高速光電計算芯片

    作者:佚名 來源:清華大學 時間:2023-10-30 19:05 閱讀:576 [投稿]
    提出了一種“掙脫”摩爾定律的全新計算架構:光電模擬芯片,算力達到目前高性能商用芯片的3000余倍。

    1965年,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·摩爾提出影響芯片行業半個多世紀的“摩爾定律”:預言每隔約兩年,集成電路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便增加一倍。半導體領域摩爾定律繁榮發展了數十年,“芯片”,成為人類邁入智能時代的重要引擎。然而隨著晶體管尺寸接近物理極限,近十年內摩爾定律已放緩甚至面臨失效。如何構建新一代計算架構,建立人工智能時代的芯片“新”秩序,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前沿熱點。

    針對這一難題,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戴瓊海院士、吳嘉敏助理教授與電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、喬飛副研究員聯合攻關,提出了一種“掙脫”摩爾定律的全新計算架構:光電模擬芯片,算力達到目前高性能商用芯片的3000余倍。相關成果以“高速視覺任務中的純模擬光電芯片”(All-analog photo-electronic chip for high-speed vision tasks)為題,以長文(article)形式發表在《自然》(Nature)期刊上。如果用交通工具的運行時間來類比芯片中信息流計算的時間,那么這枚芯片的出現,相當于將京廣高鐵8小時的運行時間縮短到8秒鐘。


    光電芯片

   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阿秒激光技術。作為人類已知的宇宙中最快速度之一,許多超高速物理領域都少不了光的身影。然而科學家們用光來做計算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當計算載體從電變為光,就需要利用光傳播中攜帶的信息進行計算。數年來海內外知名團隊相繼提出多種設計,但要替代現有電子器件實現系統級應用,仍面臨許多國際難題:一是如何在一枚芯片上集成大規模的計算單元,并且約束誤差累計程度;二是如何實現高速高效的片上非線性;三是為兼容目前以電子信號為主體的信息社會,如何提供光計算與電子信號計算的高效接口。如果不能解決這幾個問題,光計算就難以真正替代當前的電子芯片,在信息社會大展身手。


    光電融合芯片的架構

    分享到:
    掃一掃,關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訂閱號!
    【溫馨提示】本頻道長期接受投稿,內容可以是:
    1.行業新聞、市場分析。 2.新品新技術(最新研發出來的產品技術介紹,包括產品性能參數、作用、應用領域及圖片); 3.解決方案/專業論文(針對問題及需求,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執行方案); 4.技術文章、白皮書,光學軟件運用技術(光電行業內技術文檔);
    如果想要將你的內容出現在這里,歡迎聯系我們,投稿郵箱:service@opticsky.cn
    文章點評
    人与ooozzzxxx_linode中国iphone强汉HD_免费国产在线一区二区_卡通动漫亚洲国产欧美激情_一本高清d∨d一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