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到寬版
  • 廣告投放
  • 稿件投遞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在芯片上實現光誘超導性

    作者:光行天下小萌新譯 來源:物理學家組織網 時間:2023-11-14 11:38 閱讀:261 [投稿]
    用激光束開啟超導性能可以集成在芯片上,開辟了一條通往光電應用的道路。

    德國漢堡馬克斯普朗克物質結構與動力學研究所(MPSD)的研究人員介紹,用激光束開啟超導性能可以集成在芯片上,開辟了一條通往光電應用的道路。

    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《自然·通訊》上,并且光激發K3C60的電響應不是線性的,即樣品的電阻取決于施加的電流。這是超導電性的一個關鍵特征,驗證了之前的一些觀察結果,并為K3C60薄膜的物理學提供了新的信息和觀點。

    對材料進行光學操縱以在高溫下產生超導電性是MPSD的一個關鍵研究重點。到目前為止,這種策略已經在幾種量子材料中取得了成功,包括銅酸鹽、k-(ET)2-X和K3C60。在這些材料的光驅動態的先前研究中,已經觀察到增強的電相干性和消失的電阻。

    在這項研究中,來自 Cavalleri 小組的研究人員部署了片上非線性太赫茲光譜,以開拓皮秒傳輸測量領域(皮秒是萬億分之一秒)。他們將 K3C60 薄膜連接到具有共面波導的光電導開關。


    測量設置,其中中紅外和可見光束聚焦在光電器件上。

    他們使用可見激光脈沖觸發開關,通過材料發送持續僅一皮秒的強電流脈沖。電流脈沖以光速的一半穿過固體后,到達另一個開關,該開關作為探測器,揭示了重要信息,如超導電性的特征電信號。

    通過同時將K3C60薄膜暴露于中紅外光下,研究人員能夠觀察到光激發材料中的非線性電流變化。這種所謂的臨界電流行為和邁斯納效應是超導體的兩個關鍵特征。然而,到目前為止,兩者都沒有被測量過,這使得在激發的固體中演示臨界電流行為尤為重要。此外,該團隊發現,K3C60的光驅動狀態類似于所謂的顆粒超導體,由弱連接的超導島組成。

    MPSD具有獨特的優勢,可以在皮秒尺度上進行此類測量,其芯片上的設置是在內部設計和構建的。主要作者、卡瓦列里小組的科學家王怡琳說:“我們開發了一種技術平臺,非常適合探測非平衡狀態下的非線性輸運現象,如非線性和反;魻栃、安德列夫反射等”。此外,非平衡超導與光電子平臺的整合可能會導致基于這種效應的新器件。

    安德烈·卡瓦列里(Andrea Cavalleri)是該研究小組的創始人,目前擔任該小組的負責人,他補充道:“這項工作突顯了漢堡MPSD的科技發展,在那里,新的實驗方法不斷被開發出來,以實現新的科學理解。我們一直在研究超快電輸運方法近十年,現在能夠研究非平衡材料中的許多新現象,并有可能在技術上帶來持久的變化!

    相關鏈接:https://phys.org/news/2023-11-photo-induced-superconductivity-chip.html

    分享到:
    掃一掃,關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訂閱號!
    【溫馨提示】本頻道長期接受投稿,內容可以是:
    1.行業新聞、市場分析。 2.新品新技術(最新研發出來的產品技術介紹,包括產品性能參數、作用、應用領域及圖片); 3.解決方案/專業論文(針對問題及需求,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執行方案); 4.技術文章、白皮書,光學軟件運用技術(光電行業內技術文檔);
    如果想要將你的內容出現在這里,歡迎聯系我們,投稿郵箱:service@opticsky.cn
    文章點評
    人与ooozzzxxx_linode中国iphone强汉HD_免费国产在线一区二区_卡通动漫亚洲国产欧美激情_一本高清d∨d一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