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最新一期《自然》雜志,美國麻省理工學院
物理學家成功地在純
晶體中捕獲到
電子。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三維(3D)
材料中實現電子平帶。通過一些化學操作,研究人員還展示了他們可將晶體轉變為超導體。這一成果為科學家在3D材料中探索超導性和其他奇異電子態打開了大門。
28 ?\ 5H*\t 7
S:h{2{ 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在純晶體中捕獲了電子,這是在三維材料中首次實現電子平帶。這種罕見的電子態得益于原子的特殊立方排列(如圖)。
:]\([Q+a 每個電子都有自己的能量。但當一種材料的電子被困在一起時,它們可以進入完全相同的能量狀態,仿佛合而為一。這種集體行為在物理學中被稱為電子“平帶”?茖W家預測,當電子處于這種狀態時,會受到其他電子
量子效應的影響,并以協調的量子方式行動,然后就可能出現超導和獨特形式的磁性等奇異行為。
|Y?HA& d3D] k, 由于晶體的原子幾何
結構,實現電子的俘獲狀態是可能的,這種合成晶體的原子排列方式類似于日本編籃藝術“籠目”中的圖案。在這種特殊的幾何結構中,電子并沒有在原子之間跳躍,而是被“關在籠子里”,并穩定地處在相同能帶中。
+j< p
\Kn> wK?vPS 研究人員說,這種平帶狀態幾乎可用任何原子組合來實現,只要它們排列在特定的3D“籠目”幾何結構中即可。這一結果為科學家探索3D材料中的稀有電子態提供了一種新方法,將這些材料進一步
優化,最終有望帶來超高效率的輸電線、超級計算量子位以及更快、更智能的電子
設備。
r>o63Q: 5`~PR
:dN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用鈣和鎳合成了一種燒綠石晶體。通過角分辨
光電子能譜,他們在大約半小時內測量了合成晶體樣品中數千個電子的能量,發現絕大多數晶體中的電子表現出完全相同的能量,證實了3D材料的平帶狀態。
tfj:@Z5&$C L7dd(^ 研究人員用銠和釕合成了相同的晶體幾何結構,他們計算出,這種化學交換應該會將電子的平帶轉變為零能量,這種狀態會自動導致超導。結果表明,當元素組合略有不同并合成一種新晶體時,在相同的類似籠目的3D幾何結構中,晶體的電子顯示出平帶,并且出現超導狀態。
vX/T3WV
LDPUD' 相關鏈接:
https://phys.org/news/2023-11-physicists-electrons-3d-crystal.html